

从教30年的感悟

开课时间: -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文华教师发展中心
建议学习时长 2 课时
学科分类 教研与管理
适用专业 所有
  • 引言
    1. 引言
  • 第三章 授课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1. 授课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 第四章 艺术元素的注入是授课效果提高的利器
    1. 艺术元素的注入是授课效果提高的利器
  • 第五章 需要关注授课的技巧
    1. 需要关注授课的技巧
  • PPT与讲义
    1. 1.课程PPT
    2. 2.课程讲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育的革新推进更离不开教师。杨河清教授从教二十余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给青年教师们讲述了他从教以来的感悟和体会,并和大家分享了授课的艺术和技巧。

       讲座内容分为五大部分:首先,杨河清教授谈到了,我们是教师,我们要做个好教师。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做教师就要对教师职业有所热爱,做教师就要对学生尊重和热爱,做教师就要研究课堂规律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做个好教师。

       第二,杨老师强调换位体验和思考。他讲到我们虽然现在是教师,但是我们曾经也是学生,要经常想想学生时代的我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体察现在的学生所思、所想、所需。你现在要给学生的,很可能是你学生时代最渴望得到的。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教师和后学生时代最感谢的教师,应是对我们启发和帮助最大的教师。但是上学学时育欢的老师与工作后认识到的对自己有帮助的老师并不完全一致。我们要认清原因,要努力做到一致。

       第三,杨河清教授提出,授课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大学的授课首先要传授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的是科学:其次,要让学生产生并保持兴趣,让他们愉快、有效地接受知识,从这一层面说,授课又是一种艺术。好的课堂一定是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第四,杨老师谈到了他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那就是艺术元素的注入是提升授课效果的利器。授课的艺术性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满怠度,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以及课程的认可度。随后,杨老师介绍了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供青年教师参考。杨老师还强调了备课的重要性,以及备课的艺术性。

       最后,杨老师和人家分享了一些授课技巧。其中包括使用 PPT 的技巧,开场白的技巧、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技巧、语言与表演技巧,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视频资料来给人家展示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借鉴的艺术形式和技巧。除此之外,杨老师提到了板书的设计、课堂的布置、道具的使用、授课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烘托氛围等技巧都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1.我们是教师,我们希望做个好教师

2.我们:曾经是学生

3.授课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4.艺术元素的注入是授课效果提高的利器

5.还要关注授课的技巧

课程团队

杨河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杨河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杨河清,男,留日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正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负责人、国家教学名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现兼任的主要学术职务: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薪酬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劳务经济与劳务派遣分会副会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才测评分会会长、中国适度劳动研究中心主任、教学与实践分会副会长、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等。 2006 年以来主持的重要政府研究课题有:非公经济高层人才综合评价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同群体就业及劳动关系影响与对策研究(教育部应急项目) : “企业经营者(层)薪酬激励机制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人才安全问题研究”(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项目) ; “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决定与调整机制研究”(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研究项目)。“西藏拉萨市居民家庭生活与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大学毕业生需求状况调杳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 主持在研的政府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有: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 CBD 企业知识员工“过劳”问题研究(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企业研究(英国首相基金项目、英国北安浦敦大学合作项目);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市高校创新平台项目) 2005 年以来的重要科研获奖成果: 《 首都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影响因素及计量评价研究 》 获得“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论文一等奖(省部级)。专著 《 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 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部级, 2006 年)。主持的课题“我国人才安全问题研究”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第五届全国人事人才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 2006 年)。 《 中国城镇社会保险反再分配问题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 获得中国社会保障沦坛第四届年会( 2010 年)论文三等奖(省部级)。 主持的课题“企业经营者(层)薪酬激励机制研究”被认定为北京市哲学社会可惜“十五”规划优秀成果(2005年)。 (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薪酬制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简析 》 获中国劳动论坛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8 )。 2006 年以来的重要教学成果:国家教学名师奖( 2011 年);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2007 年):主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获批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08 年) ; 主持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2009 ) ;主持主讲的 《 劳动经济学 》 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9 年):主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0 年)。第一负责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9 年);第一负责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 年)。 主持主讲的 《 劳动经济学 》 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2008 年);主持主讲的 《 人力资源管理 》 课程入选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程( 2004 年);主编的 《 劳动经济学 》 入选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6 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 2004 年)。 2006 年以来的科研获奖(省部级)的有 《 首都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影响因素及计量评价研究 》 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论文一等奖( 2010.11)。张德江等国务院领导亲自颁奖。专著 《 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研究 》 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 年)。

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从教30年的感悟》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