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142 人参与
开课时间: -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文华教师发展中心
建议学习时长 2 课时
学科分类 通识/教学理论
适用专业 所有
  • 第一章 学而不厌
    1. 1.学而不厌(上) 去体验
    2. 2.学而不厌(中) 去体验
    3. 3.学而不厌(下)
  • 第二章 诲人不倦
    1. 1.诲人不倦(上)
    2. 2.诲人不倦(中)
    3. 3.诲人不倦(下)
  • PPT与讲义
    1. 1.课程PPT
    2. 2.课程讲义

    要做好一个大学教师,必须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一)学而不厌:大学的教学必须以科研为基础。大学的教学,首先是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的传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一个教师自己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丰硕的科研成果,而仅仅是介绍一般的研究概况和转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这样的课不能说是高水平的,也不会吸引学生。大学教师必须自己从事科研工作, 而且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这样,他才能及时地把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和自己研究的最新成果吸收到教学内容中,每一年的教学内容都会比上一年有较大程度的更新。一个好的教师,他的课是常教常新的。只有讲课做到了有深度、有新意,学生听起来才会有兴趣,有收获。这样的课才是成功的。这首先要求教师“学而不厌”。
    学什么?要学习本学科的基木知识,特别要学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注意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学无止境。随着学术的发展, 一个学科所涉及的知识的面在不断扩展,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学而不厌”的前提是不自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是“学而不厌”的动力。
    (二)诲人不倦:有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认为科研是为自己,必须全力以赴;教学是为学生,尽量少花力气。有这种想法,就无法做到“诲人不倦”。没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好。“诲人不倦”要放到知识传承的高度来看。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而知识是无限的。只有通过世代的传承来获取无限的知识。这就足“薪火相传”。站在这样的高度上面来看待自己的教育工作,就会觉得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科研固然是为学术作贡献,教学同样是为学术作贡献。站在这个高度,就更能体会教书育人的乐趣。眼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成才,为国家、为学术作出贡献,这是做教师的一种极大的快乐。这样刁’会有“诲人不倦”的精神。
     教什么?毫无疑问,要教给学生知识。但是,学知识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目的。知识不等于能力。什么叫研究能力?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或指定参考书来传授,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身的研究工作而逐步培养起来的,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示范。特别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学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学术发展。
    怎样教?要采用启发的方法,互动的方法。要注意因材施教。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教帅要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待。你能平等待人,学生就和你亲近,师生关系就融洽。
   (三)教师是辛苦的,教师挑着教学和科研两副重担。但教师也是快乐的,他的研究心得随时可以和学生交流、切磋,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的成才;而且,老的学生毕业了,新的学生又进来,他永远和年轻人在一起,自己也就变得永远年轻。这些乐趣,只有教师才能享受到。

1.学而不厌

2.诲人不倦

课程团队

蒋绍愚

北京大学

蒋绍愚

北京大学

蒋绍愚,男,籍贯浙江富阳, 1940 年出生于上海。 196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史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 1992 年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 2006 年评为第 2 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期为中文系本科生讲授“古代汉语”、“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为硕士、博士生讲授“近代汉语研究”、“汉语历史词汇学”等专业课程。曾应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捷克查理大学、澳门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大学任教。教学认真,受到学生欢迎。

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