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

101 人参与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怀化学院
建议学习时长 64 课时
学科分类 哲学
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1. 第一讲 哲学概述

    1. 哲学是什么?
  2.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1.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2. 2.2 马克思革了理性哲学的命?
  3. 第三讲 辩证的唯物主义

    1. 时空是无限的?
  4. 第四讲 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1. 4.1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4.2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 4.3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4. 4.4 埃及艳后的鼻子决定了欧洲的历史?
    5. 4.5 现实与可能的关系
    6. 4.6 道就是一阴一阳?
    7. 4.7 如何学会弹生活之琴?
    8. 4.8 看山是山还是不是山?
    9. 4.9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5. 第五讲 唯物史观

    1. 5.1 经济关系是历史进程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2. 5.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 5.3 以前为什么搞土地承包?现在为什么搞土地流传?
    4. 5.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5. 5.5 中国革命的合理性究竟是什么?
    6. 5.6 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
    7. 5.7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8. 5.8 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究竟有多难?
    9. 5.9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
    10. 5.10 英雄史观错在哪里?
    11. 5.11 如何贯彻群众路线?
  6. 第六讲 认识论

    1. 6.1 认识的本质和任务是什么?
    2. 6.2 真理的本质是什么?
  7. 第七讲 价值观

    1. 7.1 价值观的冲突与选择
    2. 7.2 社会发展能落实为人的发展吗?
    3. 7.3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过程
    4. 7.4 你是否拥有发展自己的自由时间?
    5. 7.5 共产主义离我们遥远吗?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适用于普通高校本、专科喜欢人文科学的同学选修。课程采用线上讲解+课程实践的综合教学方式,64学时,可获4学分。其中,线上课程共262分钟,主要按照哲学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论、价值论等七个部分,集中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31个重难点问题,共31集。课程讲解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以社会、历史或个人生活中存在疑惑的典型问题为切入点,以分析这些典型问题为主要教学思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融入对社会历史发展和个人生活实践具体问题的剖析与把握,通过“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飞跃,反思社会人生,增进哲学智慧,充实人文底蕴,提升人生境界。课程实践包括课程作业、经典阅读和读书报告3个内容,要求学生线下完成,线上提交。

欢迎选修《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大纲

课程中文

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

编码

101401025

课程

类型

专业能力

课程英文

名称

Marxist Philosophy

开课

学期

 

第五学期

学分

4

学时

64

理论

学时

60

实践

学时

4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开课单位

及教研室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研室

课程的性质与

任务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可作为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特征,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指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和道德素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问题,通过“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飞跃,反思社会人生,增进哲学智慧,充实人文底蕴,提升人生境界;并能基本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十大偏见性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价值,为撰写学年论文、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类竞赛、撰写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奠定基础。

课程

教学

要求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特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分析问题,通过“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飞跃,反思社会人生,增进哲学智慧,充实人文底蕴,提升人生境界;并能基本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十大偏见性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价值。

考核

方式

平时各环节考查+期末考试

综合成绩构成

优学院平台学习和课程实践60%+期末考试30%+读书报告10%

主讲团队

姓名

职称

教学任务

电子信箱

负责人

郑桦

讲师

相关教学内容

53736368@qq.com

主讲教师

张群

讲师

相关教学内容

270468530@qq.com

主讲教师

周后唐

讲师

相关教学内容

670982967@qq.com

课程

教学

材料

 

建议

教材

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编:编写组 出版社:高教、人民出版社,2009.9

1.《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伊格尔顿(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

2.《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作者:陈学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3.《重新理解马克思》,作者:俞吾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加入课程
开始学习
当前课程已结束
已加入,查看该期内容
加入课程
等待开课中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马克思主义哲学》

开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