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开课时间: -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文华教师发展中心
建议学习时长 2 课时
学科分类 教育学/教研与管理
适用专业 所有
  • 第二章 考核方法改革的演变
    1. 1.考核方法改革的演变(上) 去体验
    2. 2.考核方法改革的演变(下)
  • 第三章 考核方式与考核后的辅导
    1. 1.考核方法与考核后的辅导(上)
    2. 2.考核方法与考核后的辅导(中)
    3. 3.考核方法与考核后的辅导(下)
  • PPT与讲义
    1. 1.课程PPT
    2. 2.课程讲义

本讲内容包括:一、教师自我介绍;二、考核方法改革的理念;三、考核方法改革的演变;四、目前考核的方式;五、考核后的辅导;六、小结

一、教师自我介绍

介绍了主讲人史琳的简历和教学经历;从事的学术研究方向、曾承担和正承担的科研课题、学术获奖和学术兼职的情况,说明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还说明一主讲人如何看待木科教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行政管理工作、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多重角色的协调。最后,以 2009 年为例,介绍一每年的课程和教学工作量。共享了教学心得。并用网上同学的原话来说明需要用心的感受。

二、考核方法改革的理念

说明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师的教授过程是对知识的解构、还原,将知识的原貌和内在联系展现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对知识的重新建构的过程。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性质设置教学环节,协助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做到 1)做有心人,随时把科研中鲜活的实例引入课堂,把日常生活和正在进行的新闻事件引入课堂,深入浅出解释基本概念,调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根据课程特点,精心设计一些鼓励性的教学环节,如:新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规范的分析方法,激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多投入精力,加强课上和课下的全方位指导,以及课程结束后的持续指导。这样做的口标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

三、考核方法改革的演变

本节从考核方法改革演变的过程说明如何思考和逐步改进的过程。首先介绍了所承担的上程热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主要内容和培养目标,以及在课程体系中的特点。介绍了传统的考核方式(期中闭卷考试+期末闭卷考试+平时作业)存在的问题。考核方法改革第一阶段( 1999 一 2005 年)针对传统考试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教学经验,在原来考试方式基础上增加了大作业环节。目的:通过与现实和工程实际结合较紧密的题目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锻炼查科技文献能力、理论计算与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协作能力等。讲座中给出了对大作业的要求、配套鼓励措施以及发挥的作用,举出了几位同学的体会说明效果。根据改革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说明了考核方法改革第二阶段( 2006 一至今)的改进措施。

四、日前考核的方式

按照从课程准备到课程结束的流程,介绍了日前较为成熟的考核体系。包括大作业题日的准备、第一节课绪论的考试方式说明、期中考试、大作业选题和写作指导、日常对选题、研究、写作的指导和帮助、论文评审和PPT制作的指导、大作业PPT课堂讲演、给出免试成绩、期末笔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并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各环节的具体做法和目的,最后给出了一些学生对考核方式的评价作为效果说明。

五、考核后的辅导

通过一些具体实例,说明由于课程时间有限,对好的大作业的后续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把研究深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六、小结

1 .教师需要职业精神,用心,敬业,以人才培养为己任,投入很大的精力; 2 .教师自己要对所教的课程喜爱,把兴趣传递给针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 .根据课程性质,精心设置一些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是有用,能解决问题;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的知识要点,全方位指导学生,提高他们各方面能力。

1.教师自我介绍

2.考核方法改革的理念

3.考核方法改革的演变

4.日前考核的方式

5.考核后的辅导

6.小结

课程团队

史琳

清华大学

史琳

清华大学

史琳,女, 1964 年 2 月出生,河南洛阳人, 1992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力涡轮机专业,目前是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副系主任。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其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地源热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制冷学会 Bl 专业委员会委员, 《 制冷学报 》 、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 《 地源热泵 》 和 《 石油石化节能 》 杂志编委。 从 1995 年开始主讲技术基础课“工程热力学”,还主讲过“热工基础”课程,口前是国家级精品课“工程热力学”的课程负责人。还参编过教材 3 部,主持和参加教学改革项目 8 项。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 )学生 13 名,指导毕业设计 21 名,指导硕士 11 名,指导土程硕士 8 名,指导 7 名博士。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校级教学奖 5 次, 2009 年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热爱学生,热心教学工作,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成为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学特点归纳为: 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利用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和社会兼职的条件,及时将国内外的科研新成果引入课堂,突出 《 工程热力学 》 课程的基木理论和分析方法如何在解决社会重大需求的能源问题、环保以及节能交叉领域的所能发挥的作用。不仅是简单科研成果介绍,而是提炼出典型问题,通过在课程中设置大作业的配套教学环节,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对象的分析和计算,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优秀的学生,将对他们的培养延续指导到课程结束后。 2 )探索“研究型”课堂讲授模式。在讲授中,强调概念的发展演化过程,讲解前人如何思考,有哪些不同的观点,有哪些典型的实例,并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理沦的来龙去脉和本质含义,也培育了科学研究的素养。 3 )形成新的考核体然为了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重视能力的培养,从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形成了新的考试体系,采用了期中考试、平时作业、课程科研训练(大作业)、课堂作品展示讨论会、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增加的大作业教学环节,让学生结合现在科技发展和身边的节能问题,从调研、查阅科技资料入手,利用所学知识,综合考虑实际问题进行设计,并写出综合报告,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针对性地指导,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精心制作的课程电子教案和软件,得到学生很高的评价。

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考核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开始学习